中國國際城市主題文化設計院院長 付寶華
國家雄安特區的建設,實際上就是“北京首都飛地”的概念。
2014年針對北京的嚴重霧霾和嚴重交通擁堵問題,我在2014年的2月23號,發表了“北京首都飛地”的文章,核心就是如何從根上徹底解決北京人口空間爆炸問題,在網上發表后點擊率達到了上千萬。看到了全國這么多人關注北京的嚴重霧霾問題,嚴重交通擁堵問題及北京的人口空間爆炸問題,我把此文章馬上上報給國家發改委領導和國家高層領導。沒曾想到了第三天——2月26日,國家就召開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會議。會議提出了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來疏解北京非功能產業,并提出在三至五年內徹底解決北京人口空間爆炸問題。對此,我們“北京首都飛地”戰略被國家高層高高度認可,并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但我在一次北京京津冀協同發展會議上提出了,靠現在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推進模式,很難從根上徹底解決北京人口空間爆炸問題。要想徹底解決北京人口空間爆炸問題,就必須在河北建立一個“北京首都飛地”,我當時提出在秦皇島南戴河新區1000平方公里的地方建立“北京首都飛地”,其概念就是把這1000平方公里土地在行政上劃撥給北京,變成北京的一個功能新區。否則,靠一般性質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模式,都很難把北京的非功能產業疏散出去。現在看來搞了三年京津冀協同發展模式,并沒有把北京的非功能產業疏散出去。其根本原因就是國家沒有在河北搞一個“北京首都飛地”,搞一個國家級的特區,北京人怎么會愿意被疏散到河北的城市呢?而國家如果在河北建立一個北京飛地,否者建立一個國家特區,那么情況就不一樣了。就像當年的上海一樣,任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但浦東變成國家特區后,浦西的人們都不要浦西一張床了,都要浦東的一間房了。
現在國家在河北建立國家特區,雖然不叫“北京首都飛地”,叫國家特區,其實都一樣,都是一個概念,都是把北京的幾百萬人口集體疏散到這個“北京首都飛地”中來。現在看來,雖然這個國家特區沒有落戶在秦皇島南戴河新區,而落戶在了河北的雄安,但都和我們提出的“北京首都飛地”概念同出一轍。
可以說北京這三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效果并不佳,如果中央前三年就按著我們的“北京首都飛地”概念戰略來推動,那么國家特區的戰略早就進行了。好在國家認識到了“北京首都飛地”和國家特區的重要性,并馬上對京津冀協同發展進行了重大調整,明確的提出國家雄安特區建設的大概念、大戰略。這說明零散推進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已經上升為升級版國家特區大戰略。從零散式的北京非功能產業疏散,上升到國家特區概念的集中疏散。這一切都說明我們的“北京首都飛地”概念研究方向是正確的,是超前的,是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作為一個國家權威機構,對北京的未來發展提出了一個非常超前的戰略概念,并逐步得到國家高層的認可,說明我們在北京城市化研究上乃至全國的城市化研究上,已經走在了中國的前列。
我們用“北京首都飛地”的概念,解決了北京大城市病的問題,但各地的大城市病還沒有得到根本上的遏制。目前,北京國家首都都靠建立國家特區來解決大城市病問題,其它城市的大城市病怎么辦,國家不可能為了解決其它城市大城市病再批幾個國家特區吧?國家批雄安國家特區,是為了解決北京大城市病的一種不可為之的辦法。但現在中國還有很多城市沒有吸收北京大城市病的教訓,還在爭國家中心城市,以此獲得大城市發展機會。這就出現了大城市發展的悖論:一方面是北京作為國家首都都解決不了大城市病問題,并明確提出不建設世界城市、國際化大都市了。而我們全國還有很多城市并沒有吸取北京大城市病的教訓,還在拼命發展。難道非得造成像北京嚴重霧霾,嚴重交通擁堵,嚴重非功能產業泛濫成災,把北京都建設癱瘓了,把北京建設的連人都不愿意居住的城市才肯罷休嗎?所以北京提出建設國家雄安特區是個大信號,就是讓全國其它城市不要學習北京前些年建設世界城市、國際化大都市的建設模式。現在有些城市對國家建設雄安特區又有了錯覺,又想中央又要建設特大城市了。其實不然,國家建設雄安特區在戰略定位上是疏散北京非功能產業,是為了疏散北京人口的目的,才在河北建立一個國家特區的,這一點發改委領導已經有了明確的回答。
為什么是雄安?國家發改委主任作答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
設立雄安新區有何背景和重大意義?新區選址為何定在這里?下一步如何規劃建設?新華社記者專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
構建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
問:請介紹一下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的背景和重大意義?
答: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雄安新區是繼深圳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北京市人口已經達到2100多萬,接近2020年2300萬的人口調控目標,由此帶來交通擁堵、房價高漲、資源超負荷等大城市病,其深層次原因是承載了過多的非首都功能。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鍵環節和重中之重。有關部門先后出臺了12個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專項規劃,加快推進交通、生態、產業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強化創新驅動和體制改革,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三個省市也出臺了相應的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規劃和實施方案。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規劃建設雄安新區,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一是重點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可以有效緩解北京大城市病,與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兩翼。
二是有利于加快補齊區域發展短板,提升河北經濟社會發展質量和水平,培育形成新的區域增長極,也可以與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推進張北地區建設共同形成河北新的兩翼。
三是有利于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打造全國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加快構建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
新區選址經過反復比選
問:雄安新區的選址是如何確定的?有哪些考量因素?
答:解決大城市病難題,要將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有力、有序、有效地疏解出去,需要一個集中承載地。客觀上,規劃建設這個集中承載地既要依托北京、天津、石家莊等現有大城市的資源,又要交通便利,地理條件適中。
雄安新區規劃范圍涉及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地處京津保腹地,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以特定區域為起步區先行開發,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
綜合來看,該區域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現有多條高速公路、鐵路,可比較快地基本形成與北京、天津、石家莊半小時的通勤圈;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力較強,擁有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等;水資源比較豐富,可滿足區域生態用水需求;現有開發程度較低,發展空間比較充裕,具備高起點高標準開發建設的基本條件。
雄安新區的選址是從實際出發,經過反復比選、科學研究、專家嚴格論證后,最終確定了這個區域。
確保一張藍圖干到底
問:規劃建設河北雄安新區,下一步有什么工作考慮?
答: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通知,明確了規劃建設河北雄安新區的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方面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先謀后動,加快組織規劃編制工作。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集聚全國優秀人才,吸納國際人才,充分借鑒國際經驗,指導河北省和有關方面高標準高質量組織編制雄安新區總體規劃、起步區控制性規劃、啟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及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確保一張藍圖干到底。
把創新驅動作為新區發展的根本動力,引導創新要素向新區集聚。支持新區從創新載體、運行機制、發展環境等方面營造良好創新氛圍,吸引高端創新人才和團隊,努力打造創新高地和科技新城。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作為新區發展的制度保障。探索新區管理新模式,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探索新區投融資體制改革,建立長期穩定的資金投入機制,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新區建設。
根據新區建設需要,研究提出相關具體支持政策。同時,在專項規劃實施、重大項目布局和資金安排上,對新區相關交通、生態、水利、能源、公共服務等重大項目給予支持。
統籌新區與周邊地區協調發展。有序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實現與北京中心城區、北京城市副中心錯位發展。
在規劃上,要達到國際一流城市的水平,同時在建筑上要充分體現中華文化的元素,在建設過程當中要精雕細琢,以工匠精神打造百年建筑,留下千年傳承。
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是具有歷史意義的戰略選擇。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保持歷史耐心,尊重城市建設規律,發揚工匠精神,扎穩打,一茬接著一茬干,共同推進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發展工作。
我院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
我院提出的《“北京首都飛地”戰略構想》,引爆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戰略。
中國國際城市主題文化設計院
我院2014年2月23日發表的《“北京首都飛地”戰略構想》,引起了中央領導及河北省領導、北京市領導、天津市領導的高度重視。在2014年2月26日,中央召開了“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把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我院在《“北京首都飛地”戰略構想》中提出的“突破行政區管轄慣性思維的束縛,打破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瓶頸問題”引起了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并成為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突破口和引爆點。這一《“北京首都飛地”戰略構想》加速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步伐,這一重要戰略的推動,使京津冀協同發展出現了新的戰略轉機。這是我院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又一高端謀劃和頂層設計,其對京津冀協同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我院發表的《“北京首都飛地”戰略構想》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戰略思想,現在保定、秦皇島、廊坊、承德、張家口等城市紛紛爭搶“北京首都飛地”概念,這些城市還紛紛準備啟動“北京首都飛地”發展戰略規劃,為此由我院引爆的一場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戰略,將使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得以快速實施。
現在保定、秦皇島、廊坊、承德、張家口等城市準備啟動“北京首都飛地”發展戰略規劃,我院將全力支持這些城市制定“北京首都飛地”發展戰略規劃,為這些城市提供高端謀劃和頂層設計。
我院提出的“北京首都飛地”戰略構想上升到國家戰略后,迅速引起秦皇島市領導的高度重視。為此,秦皇島常務副市長馬宇峻和秦皇島發改委領導一行到北京和付寶華院長見面,就如何加速實現“北京首都飛地”落戶秦皇島,如何“高端謀劃、頂層設計”進行磋商。
會見時馬峻宇常務副市長指出:首先感謝你們中國國際城市主題文化設計院能在中央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之前,就為秦皇島未來發展提出“北京首都飛地”戰略構想,這對未來秦皇島發展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現在“北京首都飛地”戰略構想又上升到國家戰略,對此我對你們中國國際城市主題文化設計院對秦皇島未來發展所做的戰略研究表示感謝。我們的書記已經對“北京首都飛地”戰略構想做了重要批示,所以我們前來和您就“北京首都飛地”戰略構想如何和北京對接,如何戰略規劃進行磋商。
付寶華院長指出:“北京首都飛地”戰略構想原來是為了緩解北京壓力,解決北京霧霾問題,疏散北京人口所提出來的一個戰略構想。但是沒曾想卻引起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隨后中央舉辦了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所以,“北京首都飛地”戰略構想落戶秦皇島符合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要求和可操作的層面。下面秦皇島要在中央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的精神中要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1、為什么我院在中央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召開之前首推秦皇島“北京首都飛地”概念
我曾經給秦皇島市及北戴河區作過戰略規劃,同時我也是河北省宋恩華省長、趙勇副書記的戰略顧問。曾經為秦皇島市,北戴河區,唐山是做過一系列戰略規劃。所以我對秦皇島在京、津、冀戰略的地位了如指掌。多年來,我一直關注秦皇島的城市發展。我有一個實現美國蘭德公司預測的超大級世界城市的夢想,那就是——把秦皇島打造成:世界超大級城市。而這一切缺少一個國家級的戰略機遇,而京、津、冀協同發展給秦皇島帶來了實現這一夢想的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秦皇島如果錯過這次歷史賦予的戰略機遇,就可能讓秦皇島滯后發展10-20年。
同時,我對北京的發展也相當關注。我在三年前給北京市市長上書時曾表示:北京城市所有的問題都是規劃出現了問題。北京問題,是北京城市規劃出了問題、是北京空間爆炸問題。早在三年前我就提出北京中心區要停止一切建設,北京至少疏散300-500萬人口。這一建議今天已經得到了證明,北京中心區五年停止建設,向外疏散300-500萬人口。北京300-500萬人口向哪里疏散?根據霧霾的200公里區域內考量,只有在秦皇島建設《北京首都飛地》,才是解決北京所有問題最科學的戰略構想。在中央京、津、冀座談會召開之前,針對北京的霧霾情況我寫出了《北京首都飛地》的戰略構想,在24日我把它傳到網上,僅當天網上論壇的點擊率就上萬。這說明我的《北京首都飛地》戰略構想是中央層面,市民層面最受認可的戰略構想。沒曾想我的戰略構想與中央3天后發表的中央京、津、冀座談會不謀而合,我提出的打破行政區管轄權,突破管轄權的束縛,已經在中央座談會上有了答案。所以,京、津、冀協同發展最核心的問題是中央第二行政區往哪里走,北京高端人才和機構往哪里疏散。這是國家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的最核心內容。中央需要一個合理的概念,為中央第二行政區做準備,北京疏散高端人口做準備。所以說我的戰略構想體現了中央精神,說出了中央領導想說還沒說出的話。可以說,我把秦皇島首推《北京首都飛地》的大戰略,絕非是一時之想,而是暗合了中央領導的思想,北京市民的思想,河北省崛起的思想,秦皇島跨世紀發展的思想。所以,我的戰略構想和中央不謀而合。
2、京、津、冀協同發展,秦皇島占據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
秦皇島自解放以來就是中央領導暑期的辦公地和療養地,秦皇島多年來就打造北京后花園的概念,在奧運會期間曾有過要把秦皇島歸為北京管轄一事。北京目前在秦皇島購買度假房的人,有上百萬人口,所以說秦皇島是北京疏散人口和打造國家行政副都最好的地方。北京第二行政區的打造只要把中直、國務院、各部委療養院稍加改造,就可以成為中央第二行政區,如果再爭取《北京首都飛地》的政策落實,秦皇島就將成為北京高端文化、高端旅游、高科技企業、高端金融業、高端總部基地的最佳選擇地方。因此,北京最重要的優勢資源都將落戶秦皇島,無論是中央第二行政辦公區和國家副都,都將在秦皇島落戶和產生,這是它的區域位置無可替代的條件所決定的。保定只能作為國家二級的事業單位,醫院、大學及一些二流的事業單位在保定落戶。而像中央第二行政區辦公區、北京高端文化、高端旅游、高端高科技必然選擇秦皇島,這是秦皇島歷史環境和現代環境所造就的。所以,秦皇島要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把京、津、冀優質資源吸引到秦皇島,使秦皇島真正成為國家第二行政區的概念。
3、通過“高端謀劃、頂層設計”實現秦皇島京、津、冀利益協同發展的最大化
京、津、冀協同發展一體化對秦皇島來說,利益最大化是個絕佳機遇。建設《北京首都飛地》對秦皇島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通過秦皇島的努力,中央第二行政辦公區,國家副都的概念一旦成立,秦皇島的經濟、文化將有一個跨越式的發展,將使秦皇島的土地增值百倍,將使秦皇島超大級城市得以形成。將使京、津、冀高端文化,高端金融,高端旅游,高端高科技迅速向秦皇島聚集。秦皇島的國際影響力將達到最高層度,如果秦皇島發展到世界超大級城市,秦皇島的獨特優勢將獲得利益最大化。
4、借機造勢,把秦皇島打造成《北京首都飛地》
北京首都飛地的概念符合習近平主席在京、津、冀座談會上提出的突破行政管轄權慣性思維的思想,切合京、津、冀一體化找到突破口,找到引爆點的思想,找到真正能承載京、津、冀一體化高端融合,高端捆綁,高端合作,高端發展思想理念,從而使秦皇島在這一歷史背景下找到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如果在這一契機的引領下,秦皇島可以實現美國蘭德公司提出的世界超大級城市的概念。但是如果沒有把握住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機遇,秦皇島未來發展將出現一系列問題,像秦皇島現在“被鬼城”的問題等,所以說《北京首都飛地》的戰略構想將成為秦皇島是被動式發展還是跳躍式發展的關鍵之所在。
5、通過北京首都飛地的概念,讓秦皇島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最大受益者。
我十幾年前就給秦皇島北戴河區作過戰略規劃,其目標就是把秦皇島打造成世界名人城及中國的富人社區,之后為美國蘭德公司預測的秦皇島將成為超大級世界城市做鋪墊。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這一戰略構想沒有得到完全的實施,使秦皇島中國名人城,中國富人區,世界超大級城市的品質沒有得到體現。所以秦皇島這些年來的發展在區域一般城市中相比,可以說發展的很快,但在河北省還不如唐山,在中國城市中更沒有比拼的資格。一個被美國蘭德公司預測超大級城市的秦皇島,在區域,在中國,在世界沒有一點聲響,這是對秦皇島這種世界獨一無二資源的城市將是最大的損失。但對這種世界級的概念需要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機遇來推動,而京、津、冀協同發展為秦皇島實現這一偉大的目標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如果秦皇島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時機中抓住機遇,通過《北京首都飛地》的構想,秦皇島成為世界超大級世界城市,秦皇島的一切問題都將迎刃而解。到那時秦皇島的土地將升值上百倍,秦皇島的城市品牌將升值上千倍,秦皇島的城市影響力將升值上萬倍,秦皇島的經濟、文化將反帶動京、津、冀,美國蘭德公司的戰略構想就可以得到全面實現。這就是我們為秦皇島構建的《北京首都飛地》的戰略構想的目的和意義,希望秦皇島對《北京首都飛地》的戰略構想給予高度重視,歷史的機遇只會給予一次,而這個機遇擺在秦皇島的面前,如何抓住這個機遇是秦皇島決策者認真對待的問題,否則一切都將擦肩而過,偉大的夢想將變成無可實現的南柯一夢。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在北京霧霾解決不了的情況下,是為了解決北京霧霾,人口疏散,但是霧霾怎么解決?為了北京解決霧霾問題才把京津冀協同發展推到了前臺。這樣的前提給我很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訊號,把握機會、主動迎合契機將是我們下一步高端謀劃頂層設計的戰略要點!
最后,付寶華院長指出:秦皇島在中央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座談會后,能率先就“北京首都飛地”戰略構想和我院進行對接,這說明秦皇島對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戰略理解的非常深,行動非常快,眼光非常遠。所以,我們中國國際城市主題文化設計院將全力支持秦皇島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規劃,使秦皇島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上戰略最高,水準最高,站位最高。
對此,秦皇島常務副市長馬宇峻領導對付寶華院長表示非常感謝!
付寶華院長從五個方面提出秦皇島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參加會面的還有中國國際城市主題文化設計院兩位高級戰略顧問高東廣先生和卞洪登先生
付寶華院長和秦皇島常務副市長馬宇峻合影留念
繼中國國際城市主題文化設計院提出“北京首都飛地”戰略構想引發中央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政策出臺后,國家發改委、北京發改委迅速召開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戰略研討會,就如何推動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進行了戰略研討
近日,繼中國國際城市主題文化設計院提出“北京首都飛地”戰略構想引發中央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政策出臺后,國家發改委、北京發改委迅速召開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戰略研討會,就如何推動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進行了戰略研討。在研討會上國家發改委國土經濟與區域開發研究所肖金成所長指出: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首先要確定京津冀城市群的定位和功能,只有首先確定京津冀城市群的定位和功能,才能談到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秦皇島可以作為一個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角色,承接北京需要轉移的重要功能。北京發改委楊開忠副主任指出: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秦皇島應該作為一個重要的戰略節點,可以作為一個承接北京500萬人口的戰略節點城市。因此,付寶華院長提出:“北京首都飛地”戰略構想,是解決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最好的戰略構想,是解決北京功能轉移和疏散人口最好的戰略構想,是可最快落地的一個戰略構想。這個戰略構想的戰略實施對加速推動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將起到劃時代的意義。這一“北京首都飛地”戰略構想是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的一個大引爆點,對推動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將起到戰略引領作用和推動作用。此次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戰略研討會對推動“北京首都飛地”戰略構想達成了高度的共識,并在北京發改委和國家發改委的高端平臺上進行高端推動。
國家發改委、北京發改委、中國科學院、北京科學院30多位頂級專家參加了研討會
北京發改委楊開忠副主任作重要發言
付寶華院長作“北京首都飛地”戰略構想主題發言
“北京首都飛地”戰略構想,引爆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戰略
中國國際城市主題文化設計院
此戰略構想提前三天發表于中央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之前。
目前,北京的堵車問題,霧霾問題,城市人口空間爆炸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制約了北京的未來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為此,北京出臺了一系列最嚴厲的治理措施來加以治理。像北京陳剛副市長提出的:“今后北京市將從嚴控制中心城建設增量,疏解和優化中心城功能。中心區域將堅決停止新建商品住宅和大型公建項目,嚴格控制舊城的新增規模,停止大拆大建設”;像北京王安順市長提出的:“拿出7600億治理霧霾問題以及疏散160多萬人口緩解北京交通壓力問題”。但這些治理措施從長遠的角度看和歷史的角度看,都是一些治標不治本的措施。那么,北京怎樣才能找到一個既治標又治本的措施呢?那么首先就要找到北京堵車問題,霧霾問題的根。而北京堵車問題,霧霾問題的根源就是北京城市的人口空間爆炸,也就是說北京的城市人口空間爆炸,才造成了北京的堵車問題和霧霾問題。目前,北京城市居住人口和外來人口已經達到2700萬。那么,北京要徹底根治北京堵車問題和霧霾問題,依靠中心城區疏散160萬人口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北京要想徹底解決北京的堵車問題和霧霾問題,北京最少需要疏散500萬人口方可徹底解決北京的堵車問題和霧霾問題。而北京需要疏散的500萬人口,其中300萬應該是有車一族,也就是說這些有車一族都是北京中心城區的高端人群。如果把這500萬人疏散出去,那么北京既不會堵車了,也不用拿7600億治理霧霾了。但關鍵是這500萬人口疏散到哪里去,一直是北京最頭疼的問題。
關于北京城市人口空間爆炸問題,有很多人提出很多想法:有人前些年提出首都東擴,通過首都東擴來緩解北京的城市人口空間爆炸問題,但首都東擴已經錯過了歷史上最佳時機;有人提出建設國家副都,提出把南京或者西安作為國家的副都,但北京又有多少人愿意去南京和西安呢?好像根本不可能;有人提出建設國家陪都,把河北的石家莊,唐山作為國家陪都,但北京有多少人愿意去石家莊和唐山呢?也好像根本不可能;有人提出北京建設衛星城,但北京衛星城也建了不少,但北京城里人怎么愿意到好像山區的衛星城去呢?這種方案好像也不可行;本人提出在北京四環外建設若干個主體功能區,但目前看來只能解決堵車問題,而解決不了北京的霧霾問題。因此,徹底解決北京根本問題的方法,是解決北京城市人口空間爆炸問題,只有徹底解決北京城市人口空間爆炸問題,北京的堵車問題,霧霾問題才會得到徹底解決。因為,北京由的汽車尾氣排放造成的霧霾比值大約占25%左右,由取暖鍋爐排放物造成霧霾比值大約占30%左右,由空調排放物造成的霧霾比值大約占10%左右,由房地產基建土塵造成的霧霾比值大約占10%左右。所以,北京治理霧霾根本措施就是疏散500萬人口,這是徹底解決北京城市霧霾的根本方法。
那么,這些500萬人口疏散到哪里去,已成為徹底解決北京堵車問題,霧霾問題的關鍵。要想把這500萬人疏散出去,必須把這500萬人疏散到一個比北京城市環境要好,城市層級要比北京還要高,既有青山,又有綠水,人文環境一流的地方,否則北京疏散的500萬人是疏散不出去的。那么這個地方到哪里去找呢?這個地方必須是北京霧霾輻射不到的地方,而北京周邊200公里都是霧霾重災區。所以,在北京周邊200公里內根本找不到這個地方。因此,北京必須突破慣性思維,打破慣性思想,用創新理念來尋找疏散500萬人口的新策略。而這個具備疏散北京500萬人口條件的地方,就是在距離北京200公里外的秦皇島。
北京一直把秦皇島作為北京的后花園,有專家學者多年前提出設立北京秦皇島濱海特區,又有坊間傳出要把秦皇島劃規北京。因此,北京疏散500萬人口的最佳地方應該是秦皇島。所以北京需要通過中央的一個特殊行政區劃撥批復,為北京提供一個“北京首都飛地”特殊政策,同意在秦皇島西部濱海新區建立一個“北京首都飛地”。那么,北京疏散500萬人口的目標就可以實現了。當年深圳特區不就是從廣東劃出一大塊叫做特區的飛地,深圳不就在幾年間成為一個改革開放最年輕的城市嗎?澳門大學也是中央從珠海劃出一塊飛地,建成澳門大學的嗎?蘇州新加坡工業園也不是在無錫劃出一塊飛地,讓蘇州新加坡工業園擴大了上百倍面積嗎?而“北京首都飛地”應該劃在哪里?那就應該打破行政區慣性的思維,建在秦皇島西部濱海新區。
實際上秦皇島和北京在行政上已經融為一體。秦皇島從解放以后就已經成為中央暑期的辦公用地,被稱為中央的夏都。中央、國務院、人大、政協、各部委都在這里建有辦公機構和療養機構,從這些層面上北京已經和秦皇島融為一體。在民間北京已有幾十萬人在秦皇島購買海景房,北京的一些公司也在暑期來秦皇島北戴河海濱的暑期公司總部來辦公,北京一些大公司也都想落戶秦皇島北戴河,但北京大公司真正在這里重新注冊公司,那么這些大公司就覺得沒面子了。北京是國家首都,在北京辦公司給人印象就是大公司,秦皇島是一個地級城市,在秦皇島辦公司給人印象就是小公司,而一旦有了“北京首都飛地”,北京的大公司還是北京的大公司,這樣,北京上千家大公司都會遷到“北京首都飛地”來,北京人多年來一直把秦皇島稱為北京的后花園。所以,這一, 切已經為“北京首都飛地”建設提供了現實的依據,只是早劃晚劃的問題了。如果為了加快解決北京城市人口空間爆炸問題,中央提前在秦皇島西部濱海新區劃出一個“北京首都飛地”,建設一個比北京城市中心區還要好的城市,北京疏散的500萬人口就會掙著搶著到這個“北京首都飛地”來安家落戶。
其理由是:
一、這500萬北京人的身份沒有變(還是北京人);二、這500萬北京人的戶口沒有改變(還是北京戶口);三、這個“北京首都飛地”既不堵車,也沒有霧霾,城市環境好于北京,大海、陽光、沙灘全都有,這樣的城市誰不來呢?如此這般,誰還會在北京過著堵車,霧霾的生活呢?因此,北京要想徹底解決堵車問題,霧霾問題,北京城市人口空間爆炸問題,只有在秦皇島建設“北京首都飛地”,只有這樣方可徹底解決北京的上述問題。
北京和秦皇島之間的交通也非常方便,如果北京和秦皇島高鐵開通,從北京到秦皇島僅需要45分鐘, , ,這比從北京南三環到北三環還要快,所以在秦皇島建設“北京首都飛地”,交通不是大問題。
建設“北京首都飛地”,從深層次的戰略層面上可以說是一石三鳥的戰略問題。第一,徹底解決了北京堵車問題,霧霾問題,北京城市人口空間爆炸問題;第二,徹底解決了京、津、冀一體化的問題和首都經濟圈真正融合的問題;第三,徹底解決了河北省秦皇島“世界超大級城市”建設如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的問題。
除了上述三個原因,在河北省秦皇島選擇建造“北京首都飛地”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國蘭德公司20年前有一份戰略預測報告,這份戰略預測報告已經在20年前就預測到了北京將在2015年左右將產生城市人口空間爆炸問題(同時還有天津、唐山、石家莊、沈陽),而如何解決這些城市的人口空間爆炸問題,那么美國蘭德公司在戰略預測報告中曾預測到:“到公園2050年,在東亞太平洋的黃、渤海地區沿岸,將會出現一個世界超大級城市,這個城市東起中國河北山海關,西至樂亭、王灘一帶,城市總人口將達到1.4億——1.5億,城市主干道長度將達到155公里。它的經濟、文化將反帶動內陸的北京、天津、唐山、赤峰、遼源、沈陽等內陸城市的發展,使這些地區的經濟、文化及社會人口分布進行一次重新調整”。那么,現在認證這個報告是有前瞻性的,現在看來北京、天津、石家莊、唐山、沈陽城市人口都出現了城市人口空間爆炸,都需要一個“世界超大級城市”來分擔這些城市人口空間爆炸的疏散問題。現在離2050年還有36多年時間,那么北京首先向這里疏散500萬人口,可以說是搶占了這個“世界超大級城市”建設的先機。所以,“北京首都飛地”選擇在這里,無論從長遠發展上,城市層級上,城市環境上都是世界一流的,極具超前的和最理想的。
為什么美國蘭德公司的“世界超大級城市”預測在亞洲中國河北省秦皇島海岸線,因為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內陸海有著天然良好的環境,其海岸之長(155公里),氣候之好(沒有暴風),輻射之廣(京、津、唐及東北),發展空間巨大(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自然環境之好(中國名海),人文環境之好(中外名人聚集之地),再加上美國蘭德公司世界超大級城市的戰略預測,所以在秦皇島西部濱海新區建設“北京首都飛地”的時機,即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已經具備。因此,只要北京向中央申請一個行政區域重新劃分建設“北京首都飛地”的特殊政策批復,“北京首都飛地”建設就可以實施,而投資資金更不會成為問題。
第一,北京政府準備拿出7600億治理霧霾,那么北京500萬人口疏散不出去,即使北京政府拿出7600億治理霧霾,也是治標不治本。還不如拿出7600億建設“北京首都飛地”。7600億是個什么概念,秦皇島的土地價格要低于北京10倍,那么7600億建一個容納500萬人口的城市是完全可以啟動的,如果北京政府不愿意拿這7600億來建設“北京首都飛地”,那么北京上千家房地產企業還有7600億或者76000億往里投。現在北京房地產價格那么高,城市環境那么差,如果有了“北京首都飛地”,那么建設起來的不就是北京人所想要的世界城市嗎?這樣的世界城市你不給他戶口,你不給他北京人身份,北京人都會爭著搶著去的。因此,徹底解決北京堵車問題,霧霾問題,北京城市人口空間爆炸問題,就是一個創新理念問題,就是一個創新概念問題,就是一個創新思想問題,就是一個創新政策問題,就是一個創新戰略規劃問題,這些問題解決了,一切都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同時,對“北京世界城市”建設也是一個巨大的推動。如果按著北京現在的堵車問題,霧霾問題,北京城市人口空間爆炸問題,北京世界城市建設好像是根本實現不了的。但在秦皇島幾百平方公里的“北京首都飛地”上建設北京世界城市,那將比北京的環境好的不知多少倍,而且那里本身就是“世界超大級城市”的概念,那里的空間加上北京世界城市的概念,北京建設世界城市的目標不就可以實現了嗎?
第二,河北省秦皇島也將隨著“北京首都飛地”的概念,共同建設“世界超大級城市”,到時候“北京首都飛地”將會成為秦皇島“世界超大級城市”的一部分。也就是說這個世界超大級城市是由“北京首都飛地”和秦皇島建設的“世界超大級城市”兩部分組成的,到那時有個“世界超大級城市”概念,秦皇島就可以把全中國和全世界的目光都吸引到秦皇島來,把全中國和全世界的資金都可以吸引到秦皇島來,來建設這個世界超大級城市。到那時秦皇島就將成為“世界超大級城市”建設的領先者,佼佼者及世界超大級城市的符號和標本。同時也讓喊了多少年的京、津、冀一體化,首都經濟圈的愿望得以實現。現在京、津、冀一體化,首都經濟圈一直沒有找到最佳融合的平臺和載體,河北省一直想找到突破口,但也一直沒有找到。而有了“北京首都飛地”這個概念,京、津、冀一體化想不融合都不行,因為“北京首都飛地”建設是多方共贏的概念。如果靠秦皇島的財力建設“世界超大級城市”根本不可能,而通過“北京首都飛地”建設,拉動了秦皇島“世界超大級城市”的建設。同時,北京又把500萬人口疏散出去了,北京世界城市概念也可以實現了,河北省也獲益了。如果沒有“北京首都飛地”概念落戶河北,河北省恐怕連這個“世界超大級城市”概念都不敢提。現在有了“北京首都飛地”這個平臺和載體,河北省就可以理直氣壯的把這個“世界超大級城市”建設起來,到那時河北省在中國及在全世界都有了地位,另外天津也可以從中分一杯羹,如果天津的房地產飽和之后,在“世界超大級城市”建設也可以投資開發,對天津來說也是一次千載難逢的大機遇。所以,京、津、冀在中間的利益都是巨大的,都是現在無法得到的。
第三,“北京首都飛地”建設對中國經濟發展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經濟正在轉型時期,傳統產業轉型非常艱難,新興產業實施步伐非常緩慢。而代表我國經濟發展主力軍的房地產成了上不上,下不下的產業,造成了房地產市場的泡沫現象,而房地產泡沫一旦出現問題,整個國民經濟就將出現震蕩,對國民經濟造成重大沖擊。現在中國不是不需要房地產,而是房地產蓋錯了地方,已經飽和的城市還在拼命蓋,導致鬼城的出現。而像秦皇島具備建設“世界超大級城市”的地方卻沒有得到國家的重大支持,導致中國房地產海量資金找不到投資的地方。而國家一旦啟動了“北京首都飛地”項目——秦皇島“世界超大級城市”項目,可以把中國房地產上百萬億的資金吸引到這個“世界超大級城市”項目之中,這樣不但解決了中國房地產泡沫問題,而且把中國房地產上百萬億資金找到了一個出口,上百萬億的資金投入不但再一次拉動了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又徹底解決了中國房地產蓋錯地方所產生的泡沫問題,可謂一舉兩得。
美國蘭德公司預測的秦皇島“世界超大級城市”是從2015年——2050年這個期間形成的,如果每年房地產投入76000億,35年就是2660000 億的投資,2660000億的投資將拉動國民經濟多少個百分點?同時1.4億——1.5億的城市人口消費也是一個大數目,也將拉動國民經濟消費多少個百分點?也就像一個迪拜城建設拉動了阿聯酋和全世界投資和消費。所以,“北京首都飛地”的建設將快速全面拉動中國的大投資和大消費。因此,“北京首都飛地”建設是一個撬動國民經濟復蘇的杠桿,徹底解決了上百萬億房地產投資的出口。現在中國是出口出不去,消費又沒有市場,房地產市場是死不死活不活,三駕馬車都拉動不起來。因此,此舉又是一個一石擊三鳥的好辦法。
基于上述的三個方面的優勢,下面再從三個方面進行戰略規劃。
一、“北京首都飛地”功能區形態規劃
“北京首都飛地”功能區形態規劃,首先是把北京老城中心區的一部分功能分解到“北京首都飛地”,首先是北京的文化產業,高新技術產業,金融產業、總部經濟、大學分解到“北京首都飛地”功能區。使北京老城區只承擔中央行政辦公功能和歷史文化旅游功能,這樣的北京老城區的堵車問題,霧霾問題,人口空間爆炸問題都將得到解決。1、在“北京首都飛地”建設中國文化特區;2、在“北京首都飛地”建設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區;3、在“北京首都飛地”建設世界金融貿易區;4、在“北京首都飛地”建設北京企業總部基地;5、在“北京首都飛地”建設國家大學城。這樣就徹底緩解了北京老城區的功能,同時也疏散了500萬人口,北京世界城市隨著“北京首都飛地”的建設也將成為現實。北京老城真正成了“歷史文化名城”;“北京首都飛地”將彰顯“北京世界城市”水平,可謂兩全其美。
二、秦皇島世界超大級城市功能形態戰略規劃
“北京首都飛地”就是為北京分解功能,秦皇島“世界超大級城市”功能將承擔服務北京,服務京、津、冀,服務中國,服務世界的功能。其主要功能是旅游服務業,1、在秦皇島“世界超大級城市”中建設國際旅游區;2、在秦皇島“世界超大級城市”中建設國際商業購物區;3、在秦皇島“世界超大級城市”中建設國際居住區;4、在秦皇島“世界超大級城市”中建設國際總部基地;5、在秦皇島“世界超大級城市”中建設國際組織聚集區。把該地區打造城媲美于迪拜的世界超大級城市,最終和“北京首都飛地”遙相呼應。一方面是中國文化特區,國際高科技區,國際金融區,北京企業總部基地區,國際大學城形成的高端文化產業,高端科技,高端金融,高端總部,高端大學;一方面是高端旅游服務業,高端商業服務業,國際居住地,國際機構所在地。一個中國最頂級的“世界超大級城市”就矗立在秦皇島,到那時河北、秦皇島就將受到世界的矚目,形成世界城市看中國,中國城市看河北,河北城市看秦皇島的一種態勢和格局。這樣將使河北、秦皇島的品牌享譽世界,影響力影響世界,國民經濟發展將產生跳躍式發展,跨越式發展的新態勢。河北成為國家戰略第三極的目標就可以早日實現。京、津、冀一體化,首都經濟圈的目標就可以早日實現。
三、把“北京首都飛地”真正打造成國家副都
“北京首都飛地”建設成功,隨其自然就承載了國家副都的功能,它本身就承載的是北京副都功能,但它不知要比北京原來承載的功能放大多少倍。所以“北京首都飛地”將成為真正的國家副都。同時,中央在秦皇島有完整的辦公體系,每年都在這里接見外賓和勞模,中央領導的一些重大活動都在這里舉行。在秦皇島北戴河中直療養院旁邊草場地方增加一些硬件辦公場所,建設中央辦公區,國務院辦公區和國際會堂,對這里的辦公硬件進行全部提升,增強副都的行政水平,國家副都建設將更加彰顯了國家首都的建設水平。更為重要的是,北京的霧霾在短時間內得不到解決,中央領導的身體健康將受到嚴重影響,那么一旦“北京首都飛地”作為國家副都,中央就可以把在暑期秦皇島辦公的政策調整回來,根據霧霾的情況在秦皇島辦公。因此,“北京首都飛地”的建設,對中央,對北京,對河北,對秦皇島都是多方共贏的大好事,此乃豈有不建之理。
對此,希望中央領導、國家發改委領導、北京市領導、河北省領導,秦皇島市領導就這一戰略構想給予高度重視,把此舉列為國家戰略。這一戰略的實施勢必把中國經濟的復蘇問題,治理北京堵車問題,霧霾問題,北京城市人口城市空間爆炸問題,河北崛起問題,秦皇島崛起等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本戰略構想是中國國際城市主題文化設計院在2001年制定秦皇島戰略規劃,2003年制定北戴河戰略規劃,2008年制定唐山戰略規劃的基礎上所構想出來的,本戰略構想知識產權歸中國國際城市主題文化設計院所有。
中國國際城市主題文化設計院目前準備啟動“北京首都飛地”戰略規劃和秦皇島“世界超大級城市”的戰略規劃研究,并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上報中央,國家發改委,北京市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秦皇島市人民政府。
中央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與2014年2月26日召開
打破"一畝三分地" 習近平就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七點要求
2014年02月27日 18:25:09 來源:新華網
習近平在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專題匯報時強調
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扎實推進 努力實現京津冀一體化發展
2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并作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龐興雷 攝
新華網北京2月27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6日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強調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面向未來打造新的首都經濟圈、推進區域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態、為優化開發區域發展提供示范和樣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有效路徑、促進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協調的需要,是實現京津冀優勢互補、促進環渤海經濟區發展、帶動北方腹地發展的需要,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要堅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扎實推進,加快走出一條科學持續的協同發展路子來。
習近平一直十分關心京津冀協同發展問題。2013年5月,他在天津調研時提出,要譜寫新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京津“雙城記”。2013年8月,習近平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發展問題時,又提出要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此后,習近平多次就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解決好北京發展問題,必須納入京津冀和環渤海經濟區的戰略空間加以考量,以打通發展的大動脈,更有力地彰顯北京優勢,更廣泛地激活北京要素資源,同時天津、河北要實現更好發展也需要連同北京發展一起來考慮。
習近平的重要指示,讓北京、天津、河北的廣大干部群眾倍感興奮,一石激起千層浪,三地加快了推動協同發展的步伐。
如何使京津冀協同發展建立起科學長效的機制,真正實現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習近平牽掛于心。他在對三地調研和思考的基礎上,專門主持召開了這次座談會進行研究和推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出席座談會。
座談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首先匯報,他表示,總書記關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指示,使北京的同志豁然開朗,北京要克服行政轄區慣性思維的束縛,自覺把工作放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局中去謀劃和推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孫春蘭談到,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中央審時度勢、深謀遠慮作出的重大部署,適應國家改革發展要求,回應社會各界關切,恰逢其時,水到渠成,天津要扎扎實實做好工作。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說,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多贏之舉,條件得天獨厚,時機已經成熟,河北要把握好戰略定位和歷史機遇,在區域良性互動、協同發展中實現自身更好發展。
三地匯報了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已經開展的工作,并就協同推進基礎設施相聯相通、產業發展互補互促、資源要素對接對流、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生態環境聯防聯控等提出了設想和建議。習近平邊聽邊記,不時插話詢問。他表示,從已經做的工作看,三地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少方面正在朝著目標同向、措施一體、作用互補、利益相連的路子走,這既為提高北京發展水平注入了新的活力,也預示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美好前景。
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北京、天津、河北人口加起來有1億多,土地面積有21.6萬平方公里,京津冀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地域一體、文化一脈,歷史淵源深厚、交往半徑相宜,完全能夠相互融合、協同發展。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要立足各自比較優勢、立足現代產業分工要求、立足區域優勢互補原則、立足合作共贏理念,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設為載體、以優化區域分工和產業布局為重點、以資源要素空間統籌規劃利用為主線、以構建長效體制機制為抓手,從廣度和深度上加快發展。推進京津雙城聯動發展,要加快破解雙城聯動發展存在的體制機制障礙,按照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區域一體原則,以區域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大氣污染聯防聯控作為優先領域,以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實現創新驅動發展作為合作重點,把合作發展的功夫主要下在聯動上,努力實現優勢互補、良性互動、共贏發展。
習近平就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出七點要求。一是要著力加強頂層設計,抓緊編制首都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相關規劃,明確三地功能定位、產業分工、城市布局、設施配套、綜合交通體系等重大問題,并從財政政策、投資政策、項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體措施。二是要著力加大對協同發展的推動,自覺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抱成團朝著頂層設計的目標一起做,充分發揮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發展協調機制的作用。三是要著力加快推進產業對接協作,理順三地產業發展鏈條,形成區域間產業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聯動機制,對接產業規劃,不搞同構性、同質化發展。四是要著力調整優化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促進城市分工協作,提高城市群一體化水平,提高其綜合承載能力和內涵發展水平。五是要著力擴大環境容量生態空間,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合作,在已經啟動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的基礎上,完善防護林建設、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治理、清潔能源使用等領域合作機制。六是要著力構建現代化交通網絡系統,把交通一體化作為先行領域,加快構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聯互通綜合交通網絡。七是要著力加快推進市場一體化進程,下決心破除限制資本、技術、產權、人才、勞動力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的各種體制機制障礙,推動各種要素按照市場規律在區域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
習近平最后強調,京津冀協同發展意義重大,對這個問題的認識要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大家一定要增強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自覺性、主動性、創造性,增強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新的體制機制的勇氣,繼續研究、明確思路、制定方案、加快推進。
馬凱、王滬寧、汪洋、栗戰書以及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北京、天津、河北有關負責同志參加座談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