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城市主題文化設計院副院長 修維華
河南省通過構建城市主題文化戰略發展規劃,進行文化改革發展實驗區建設。浚縣作為文化改革發展實驗區之一,省委相關領導深入實際、整體布局,從傳統特色文化入手,為浚縣進行縣域主題文化定位,構建“民俗之城•工藝之鄉”縣域主題文化。
一、發展傳統特色文化,構建城市主題文化重要途徑
當今社會,傳統特色文化正在發揮著推動中國特色城市建設事業蓬勃發展的積極作用。特色的傳統文化,即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既是城市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建設的精神動力,也是城市主題文化的根基和重要來源。
一個城市的傳統特色文化往往是城市的靈魂,城市的特質,我國有很多城市都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傳統文化,這些都是城市文化的瑰寶,更是構建城市主題文化最具發展潛力的核心。特別是對于眾多的縣域發展而言,單純的發展縣域工業建設、能源開發已經不符合城市化快速進程的要求,而我們的廣大縣區往往都有著歷史悠久、獨具魅力的傳統特色文化。通過城市主題文化戰略發展規劃理念為指導,發掘傳統特色文化,構建城市主題文化,已經成為當今城市和縣域社會發展的重要課題。發展傳統特色文化,是構建城市主題文化的一個重要途徑。
浚縣民間藝術源遠流長,工藝品久負盛名,傳統特色文化瑰麗多姿,是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它的兩個“寶貝”“民間社火”和“泥咕咕”,均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泥玩距今有1200余年的歷史,以種類繁多、造型奇特、風格各異著稱,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均有收藏。石雕石刻業歷史悠久、名家輩出,能工巧匠曾參加過北京十三陵、北京人民大會堂、南京中山陵等多處著名建筑和風景名勝區的建設,產品有牌坊、獅、羊、碑等50余種,遠銷國內外。 浚縣古廟會歷史悠久。明代中期,浮丘山正月會興起并逐漸發展。清康熙年間,浚縣古廟會已頗為興盛。現如今,古廟會是浚縣民俗文化集中展示的平臺。每年陰歷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二之間,山西、陜西等周邊5省80多個市縣的500多萬游客慕名而來。浚縣縣委宣傳部相關工作人員說,每年廟會期間,浚縣廟會商品交易額超億元,廟會被稱為“華北第一古廟會”,是集經貿、會展、娛樂、旅游、宗教等于一體的活動平臺。
浚縣民俗文化具有很強的根文化(即世代傳承的本土文化,具有崇祖貴德、愛國愛家、根系鄉土、回歸自然的特征)特性,是中原文化的活化石,是浚縣文化的典型代表。它是浚縣最為純真的鄉土情結和歷史記憶的表現,集中體現在集會、信仰、飲食、禮儀、節令、日常起居、生產活動和經商活動等方面。浚縣民俗文化是浚縣構建縣域主題文化的源泉,“民俗之城•工藝之鄉”是浚縣要努力打造的主題文化縣域品牌。
二、發展傳統特色文化需要城市主題文化
保護和傳承傳統特色文化需要城市主題文化。傳統文化需要保護,特色文化需要傳承,城市建設需要發展,如何使三者有效的統一起來,這些既是當今城市特色文化建設的重要課題,也是非常棘手的問題。如何才能使不僅保護和傳承了傳統特色文化,同時也不放慢城市建設的腳步,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途徑就是構建城市主題文化。城市主題文化是對一個城市最核心特色文化、特質資源的應用和開發,城市主題文化戰略發展理念不僅強調保護和傳承城市特色文化,更著眼于古為今用,與時俱進,以城市特色文化為核心形成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核輻射。西安抓住“盛唐古都”這一城市特質,率先提出了打造“東方神韻”的城市主題文化,不僅保護和傳承了寶貴的盛唐文化,還全面促進了城市經濟社會發展,開起了城市特色文化建設的新篇章。同樣,我們浚縣要保護和傳承民俗文化瑰寶,就要通過城市主題文化戰略發展理念,構建縣域主題文化。
城市主題文化是傳統特色文化的升華。我國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傳統特色文化,但是成為世界名牌城市的卻屈指可數,原因就在于特色文化沒有上升到城市主題文化,沒有通過發掘特色文化構建城市主題文化戰略發展規劃。特色文化僅僅是在于城市文化,城市精神的文化資源層面,沒有和城市經濟,城市建筑,城市景觀,城市營銷,城市教育等相聯系起來。而城市主題文化在對城市的特色文化、特色經濟、特色建筑、特色景觀、特色精神一起統合在城市主題文化中的同時,還對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城市營銷及城市政府職能管理都做了創新性的設計,為我們城市建設,制定出了一套系統可行的城市主題文化整體化發展戰略。這樣就使得傳統特色文化從理論上升到實際,從特色上升到品牌,從文化上升到經濟,從資源上升到發展。
城市主題文化是城市最大的核心競爭力。實踐證明,世界名牌城市都是通過自己的主題文化核心競爭力稱雄世界的。維也納是以音樂主題文化核心競爭力稱雄世界的;洛杉磯是以電影主題文化核心競爭力稱雄世界的;巴黎是以時裝主題文化核心競爭力稱雄世界的;慕尼黑是以啤酒主題文化核心競爭力稱雄世界的;沃爾夫斯堡是以汽車主題文化核心競爭力稱雄世界的;拉斯維加斯是以博彩主題文化核心競爭力稱雄世界的。
上面這些世界名牌城市的經驗告訴我們,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只有通過城市主題文化的特質挖掘,通過城市主題文化的特質整合,才能在城市參與競爭過程中凸現出來。提升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把城市的特質資源通過城市主題文化提煉出來,依靠城市主題文化的組織力量來重新布局。城市主題文化是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構建城市特色文化,打造世界名牌城市的首要條件。所以浚縣的文化改革發展實驗區建設必須上升到城市主題文化建設,才能實現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提高。
三、構建“民俗之城•工藝之鄉”縣域主題文化,推動浚縣經濟社會跨越發展
浚縣構建 “民俗之城•工藝之鄉”縣域主題文化,通過深入挖掘民俗文化資源,構建以民間工藝品產業為核心,以廟會產業、主題文化旅游產業和儒商文化產業為支撐的文化產業體系,建設“中國民俗主題文化產業聚集區”。即構建“一心三翼”為格局的縣域主題文化戰略發展規劃,“一心三翼”的實質是以發展傳統特色民俗文化為主題,實施產業融合提升戰略。其中,“一心”是指以民間工藝品產業為核心,“三翼”是指主題文化廟會產業、主題文化旅游產業和儒商文化產業。在“一心三翼”的主題文化構建大格局下,通過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舉辦“兩節一會”——即民俗主題文化節、國際儒商文化節、中國民間工藝品博覽會。
構建 “民俗之城•工藝之鄉”縣域主題文化,重點建設民俗主題文化產業園區、民俗主題文化廊道、民俗主題文化旅游園區、儒商文化園、鄉村度假基地、古城衛河游憩帶等六大主題文化產業項目,和浚縣民俗主題文化博物館、浚縣民俗主題文化藝術中心、大伾山書畫院等3個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實現民俗主題文化資源的產業化發展。
其中幾大重點項目的建設:石雕城二期工程、古風陶藝廠二期建設、楊玘屯泥塑原生態主題文化村建設作坊一條街和展示一條街項目、民俗主題文化大觀園項目、民俗主題文化廣場項目等,項目總投資大約15億元。占地1000畝、總投資650多萬元的石雕城項目將在今年9月開工,總投資3000多萬元的民俗文化廣場項目將在年內開工。同時主題文化旅游是浚縣文化資源開發的絕佳載體。浚縣擁有國家4A級景區大伾山和中國最早、北方最大的浚縣大石佛、正月古廟會的強勢品牌,具有一定的發展基礎和招徠游客的條件。
我們應該充分挖掘浚縣地方特色文化積淀,為建設經濟文化強縣注入勃勃生機,打造特色鮮明的城市主題文化,推動浚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